近年來,郎溪縣聚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、蘇皖合作示范區及“一地六縣”合作區建設等戰略疊加機遇,堅持人才合作共引、激勵共育、互認共享,為一體化、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。
資源互補,助推合作共引。加大與先發地區人才共引共用力度,強化校企聯動、政企共建,5家企業與中國工程院、上海交通大學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實現產學研合作簽約。大力破除招引人才流動機制、身份堡壘,探索建立引進人才在地區事業單位之間,機關與事業單位,以及國有企業與機關、事業單位等領域,跨條塊自由流動機制。近年來,先后到長三角地區開展招才引智活動40余場(次),累計招引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人才73人;在機關、事業單位與企業間交流人才20余人次,進一步盤活人才資源“蓄水池”。
鮮明導向,深化激勵共育。對標先發地區激勵保障政策,加大引進人才政府薪酬補貼和住房補貼發放力度,根據學歷職稱差異按照每人每月3000、2000、500元發放梯次補貼,推動干有所得、為有所獲。截至目前,累計發放人才薪酬補貼77.5萬元,為新引進專業人才發放住房補貼14萬元以上,落實落細人才一體化融入保障制度。強化城市間人才共育培養和協作歷練,累計選派27名優秀年輕干部人才赴滬蘇浙地區對口崗位掛職鍛煉、互學成才。與華東理工大學合作舉辦“百強優秀企業家高級研修班”,近60名企業人才參加,有力推動人才創新創造能力提升。
健全機制,激活互認共享。深化人才分類評價機制改革,聚焦科技、社會科學、教育、醫療衛生、社工等重點領域優秀人才,完善編制管理、職稱評定、稅務服務等8項工作服務,探索建立“一地六縣”地區標準統一、結果共享的專業技術人才評價互認合作機制。與溧陽市、廣德市加強人才資源互聯共享,建立健全三地人力資源服務網絡,在人力資源和企業需求信息等方面實現一網共享。去年以來,聯合召開城市間人才一體化座談10余場,審核申報城市間互認中、高級專業技術人才材料超230份,充分營造人才資源互聯共享良好氛圍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