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郎溪縣緊扣城市社區治理痛點,以黨建引領為核心,在網格化管理基礎上創新樓棟長聯系服務群眾機制,通過精準選育隊伍、搭建干事平臺、健全管理體系,推動在職黨員干部下沉樓棟,打通服務居民“最后一米”,為基層治理注入強勁活力。
聚焦“三措并舉”,選優配強隊伍,鍛造治理“主力軍”。精準選配,消除治理盲區。采取“在職干部主動報到+包保單位兜底派出”模式,建立在職黨員干部居住信息庫,按就近原則推動干部認領樓棟長崗位;針對人員分布不均問題,通過“在職黨員干部進社區”活動補位,消除“空白點”“無人區”,當前樓棟長覆蓋率超96%。強化培訓,提升履職能力。 圍繞樓棟長“民情收集員、政策宣傳員、文明創建員、矛盾調解員、隱患排查員”五大職責,以網格為單位,采用集中培訓、單獨培訓、視頻培訓、文字說明等方式開展崗前培訓,累計組織培訓20余次,幫助樓棟長明確“做什么、怎么做”。動態調整,優化資源配置。建立樓棟長調整機制,對因居住地搬遷、退休等無法履職的人員,經社區報街道同意后及時更換;跟蹤居民居住動態,按需增減樓棟長人數,確保隊伍穩定、資源高效利用。
搭建“三維平臺”,拓寬服務渠道,激活干事“新引擎”。線上聯動,暢通信息渠道。分層分級建立“包保單位+街道社區+小區物業+樓棟長+居民”的網格、樓棟微信群,形成“五位一體”信息處理中心,及時發布工作安排、宣傳政策,收集群眾訴求,實現信息高效上傳下達,提升治理效率與群眾參與度。亮明身份,增強服務意識。在小區宣傳欄、單元樓道口設立公示牌,在社區微信群發布公告,公開樓棟長姓名、單位、服務樓棟及聯系方式;定制工作證和帆布包,推動黨員樓棟長主動亮身份、作表率,打消居民疑慮,強化責任擔當。線下走訪,解決民生實事。推動樓棟長以居民自治帶頭人身份定期入戶,了解群眾急難愁盼,受理問詢事項,開展政策解答、問題交辦、跟蹤反饋等服務。截至目前,圍繞文明創建、防汛抗旱等工作開展“敲門行動”10余次,發放宣傳材料4萬余份,收集意見建議2000余條,解決問題1500余個。
健全“三項機制”,優化管理體系,凝聚共治“強合力”。定期會商,提升工作質效。社區定期組織樓棟長召開工作例會,通過座談交流、學習研討、業務培訓等形式,復盤工作成效、部署重點任務;加強“互學互促”,推廣優秀經驗,整改薄弱環節,持續優化工作方式。監督考核,壓實工作責任。樓棟長派出單位定期聽取工作匯報,協調解決實際困難;縣委組織部會同縣紀委監委不定期督查,對履職不力者通報批評并約談派出單位分管領導;建立考核細則,將“優秀”等次結果納入評先評優、提拔任用等參考,對“不稱職”者及時調整。正向激勵,激發參與熱情。通過發放感謝信、通報表揚等方式肯定優秀樓棟長;在“郎溪先鋒”微信公眾號開辟專欄,宣傳優秀案例8期,通報表揚優秀樓棟長129名,形成“點亮一盞燈、照亮一大片”的示范效應,推動“單向服務”轉向“雙向奔赴”。